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浙江公司董事长郑杰建议,要通过进一步加大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力度,推进物流信息标准统一,实现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全社会物流信息化水平。
加快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简称“国家物流平台”)建设推广的必要性是什么?当前国家物流平台面临怎样的发展机遇?下一步加快平台建设推广应从哪些方面着力?
统一信息标准 实现互联共享“我国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运输企业使用信息化管理的比例很低,物流信息标准不统一,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全程供应链管理尚未实现。”郑杰建议,通过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统一物流信息标准,提供基础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信息互联共享,降低中小企业成本,可以带动全行业、全社会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物流效率提高,物流成本下降。
据记者了解,为了统一物流信息标准,实现信息互联共享,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在2009年签署合作协议,启动省部共建国家物流平台试点工程;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将国家物流平台建设列为“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不久前,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国家物流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物流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鼓励依托互联网平台的“无车承运人”发展。
“国家物流平台是政府主导建设的基础网络工程,该平台定位在制定统一的物流信息共享标准,推进互联互通基础交换网络建设和公共物流信息的开放共享,可以有效降低物流信息共享成本,提高物流企业运行效率。”国家物流平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加快推进国家物流平台建设,是政府部门服务物流业发展的切入点和制高点,是迎接信息经济机遇、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对于贯彻“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在新常态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抢占全球物流发展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
20个“平台+”产品实现“两增两降”。“近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一批物流信息互联应用示范工程,推出了20个‘平台+’物流信息化服务产品,主导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合作机制——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国家物流平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列举平台近年来的工作。记者发现,经过多年的建设,国家物流平台已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明显成效,正在给中国的物流业生态带来深刻的变革。
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国家物流平台率先主导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物流信息合作机制——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互联中日韩三国20个港口,实现不同物流信息系统间互联互通,构筑了国际化物流信息基础设施。该合作机制也得到亚欧交通部长会议和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的积极响应,在APEC、中美物流论坛等会议上进行推广交流,参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组织“发展区域高效便利的物流系统”项目研究。构建首个国际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体系,有效提升我国在国际物流信息交换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目前国家物流平台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标准体系,其中3个标准填补了行业标准空白,受国际标准化组织邀请,参与制定全球物流信息标准。
围绕经济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两增两降”。平台建设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一批物流信息互联应用示范工程,协同推出了涵盖跨境电商、保险、跟踪、订舱等20个“平台+”物流信息化服务产品,促进铁路、机场、港口、海关、商贸制造企业、重点物流园区等物流产业链各方的信息互联和高效协作。目前,平台涵盖运输管理、信息交易、定位跟踪、信用查询、行业监管等多个领域,服务企业数和信息交换量大幅增加,互联宁波四方、管车宝等20个大型物流信息平台,传化、义乌国际等30个物流园区,服务企业达到40万家,同比增加14.3%,其中制造业28%、商贸业17%、交通运输及仓储业55%。日均信息交换量2000余万条,同比增加20倍;平台汇聚的车辆、从业人员、企业等信息库存总量达13.7亿条,年服务物流货值13.5万亿元,占全国物流总额6.4%。依托平台建设,浙江省货运空载率持续下降,据统计,通过平台信息共享缩短物流作业周期10%,提高互联企业间物流协作效率25%,有效优化运输组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近四年浙江省高速公路5吨以上货车空载率大幅下降34.7%。
围绕提升治理能力,创新行业监管模式。平台是“互联网+”时代提高政府行业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整合政府部门物流信息资源,为高效开展网上政务、行政执法、诚信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在信用建设方面,平台汇集全国714万个运输业户、946万辆运输车辆、724万从业人员的注册信息,并向社会企业提供,推动一地失信、处处受制,促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在安全监管方面,以浙江为例,平台实现全省648家危险品运输企业,1.4万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平均每天1.5万条危险品电子路单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精准掌握危化品数量、流向,有效强化安全监管和社会稳定。近四年危化品运输事故起数下降28.6%,死亡人数下降41%。浙江省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道路运输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等安全生产主要指标连续八年下降,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围绕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在全国率先打造跨境电商物流信息服务的基础平台和集“关、税、汇、检、商、物、融”于一体的“单一窗口”,目前已涵盖杭州、宁波、金华、温州、舟山等地,直接服务于阿里巴巴、京东、银泰、苏宁易购等70余家电商平台;银联、支付宝等30余家支付平台;中国邮政速递、顺丰速运、菜鸟网络等20余家物流企业。尤其在推进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中发挥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牵头构建支撑综试区建设的“六体系两平台”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有效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链各环节的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
建议开展国家物流平台互联示范工程“平台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平台应用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仅有少数省份接入国家物流平台,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公路、水路运输领域;部分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各类信息、数据有待进一步互联共享;推进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还尚未形成部门间、部省间、政企间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说起国家物流平台目前存在的问题,多次调研国家物流平台工作的郑杰深有感触,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进一步加大国家物流平台建设及推广力度,提高“无形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定位。国家物流平台在顶层设计和综合功能上打破企业、行业、部门、区域和国家界限,着力构建我国最大的物流信息基础交换网络这一无形的“物流信息高速公路”,为打造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跨国界的无缝物流服务体系提供重要载体,被纳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国家物流平台建设及推广力度,将该“无形基础设施”同铁路、公路、机场等有形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国家物流平台这一物流信息基础网络,服务“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为国家战略的落地推进提供重要支撑。
建立国家物流平台建设综合协调机制。建议国务院牵头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建立实体化机构,统筹外交、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工信、科技、商务、海关、国检、公安、质检等相关部委,落实国家物流平台“十三五”建设方案,推进国家物流平台建设,形成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界的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机制,联合推动平台建设。建议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成立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中航信、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国邮政集团总公司等行业龙头为平台建设核心骨干,以交通运输企业、通信运营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电子终端企业为主力,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共建创新联盟,集中力量解决当前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更好地发挥国家物流平台综合功效。
在全国开展国家物流平台互联示范应用工程,逐步带动全国各领域、各省市全覆盖。平台建设市场应用是关键,郑杰建议“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与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布局,开展交通互联应用试点示范工程,试点范围包含大型商贸制造企业,龙头物流企业,商业物流信息平台,主流软件服务商、港口、机场等公共物流节点基于国家平台开展互联共享示范。以试点为契机,分阶段、有计划启动全国各领域、各省市的覆盖接入,以点带面,实现从区域的广度覆盖到行业的纵深延展,从大区的覆盖到具体省市的全覆盖延伸,真正意义上实现国家级物流平台。
推进国际物流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国家物流平台在国际合作方面已经拥有中日韩合作的成功经验和较好的国际合作铺垫:在中日韩海上运输及物流部长会议机制下,由国家物流平台牵头成立了“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合作机制;第二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的联合宣言及行动计划中,正式提出“在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亚欧跨区域物流信息网络对接的可能性”。郑杰建议国家有关部委进一步推进国际物流信息共享交流合作,推动国家物流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重要港口开展技术对接与信息互联,形成统一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国际标准,提升国家物流平台的国际影响力。(浙江省交通运输厅)